报告原文 “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制定修订环保、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视角 此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为先进适用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搭建了渠道,有效推动了团体标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加了推荐性国家标准供给,极大地鼓舞了企业在团体标准制定方面的积极性。近年来,在一系列标准化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国促会标委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环保及安全领域深耕细作,大力推进团体标准建设,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环保领域,标委会积极响应政策导向,携手国央企、专家学者以及先进企业,共同编制发布《企业ESG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环保装置制造 除尘设备技术规范》《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环保增塑剂》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团体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顺应了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标准化要求,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生产指导,提升了行业整体环保水平。 在安全领域,标委会同样成果丰硕。在工业生产、新能源、消防、5G通信等方面制定出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团体标准,如《5G全连接工厂 网络安全要求》《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检测方法》《制氢加氢一体机安全技术规范》《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通用规范》等。不仅填补了部分领域安全标准相关空白,同时也提升了行业安全水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安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报告原文 “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标准视角 在 “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的进程中,国促会标委会坚持高质量标准供给,全面满足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通过深化标准体系建设,为各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标准研制方面,国促会标委会累计立项3600余项团体标准,成功发布1100余项,严格把控质量关,确保每一项标准都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为紧跟时代步伐,敏锐捕捉新兴产业的标准化需求,标委会邀请业内专业学者、领军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在氢能、机器人、环保、绿色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实施及宣贯,助力50000家企业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报告原文 “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标准视角 在当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国促会标委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目标,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在各领域绿色产品研发阶段融入低碳理念,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在绿色生产工艺、绿色产品等方面制定《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无人机电子调速器》《绿色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热塑性聚氨酯》《绿色低碳产品评价通则》等一系列标准,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些标准的实施不仅为企业构建绿色生产标准体系提供了方向,还通过不断拓展标准化合作与交流,将团体标准推广到更广泛的范围,营造出有利于各行业绿色发展的产业生态。 报告原文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推进退化耕地治理。” 标准视角 国促会标委会围绕农业机械生产、设施农业、农用植保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农业团体标准体系,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标准保障。其中,《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更是填补了我国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领域的标准空白,为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建设企业提供了标准依据,充分契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对高效利用土地、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的要求,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报告原文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标准视角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文件精神,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自主创新,树立标准引领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识,以标准化、规范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国促会标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百城百讲——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公益讲座”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标准对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以标准领先带动企业发展,全面提升标准工作质量,预计为行业输出10000名标准化领域专业人才,促进标准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2025 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标准化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标准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全领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以标准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以技术规范夯实发展根基,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