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操作系统是关键基础软件,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机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开源操作系统的浪潮快速掀起,并带动了基于开源操作系统内核的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迅猛发展。开源操作系统自身的软件质量必须经由科学规范的测试才能够保证。鉴于开源操作系统的规模复杂性特征,其测试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亟需开发制定相应的测试规范加以正确有效的指导。
开源操作系统测试规范旨在针对开源操作系统内核(譬如Linux)及由此衍生的桌面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方法、测试技术、测试工具,为开展测试提供规范化建议,助力操作系统产品质量的提升。
操作系统的运行、应用及维护质量不仅跟系统调用接口有关,也跟内核(函数)接口密切相关;不仅跟功能实现函数代码有关,也跟数据特别是全局变量的可控访问休戚相关。开源操作系统具有源码开放的特征,为开展全面深入的代码分析及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此,本测试规范要求将涵盖被测开源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接口、内核接口、全局变量访问控制等诸多方面及各类测试方法。
亮点:
该标准规定了开源操作系统测试总则、安装测试、功能测试、接口测试、配置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易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可移植性测试和可维护性测试的内容、测试方法与技术。
该标准所述开源操作系统泛指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及由此衍生的桌面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其它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
该标准适用于开发方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开源操作系统测试的人员,也适用于相关操作系统、设备驱动或测试工具的设计和开发人员。
推荐的标准:T/CECC 33—2024 开源操作系统测试规范
(链接网址)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24964